发布时间:2024-12-21 17:19:39 来源: sp20241221
中新网 宁德9月23日电 (吕巧琴 吴允杰)23日,“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宁德,共同回顾“三进下党”的故事,探寻乡村振兴的新密码。
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地处闽浙两省三县交界,曾是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五无乡”。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30多年间,从建乡时一寸公路都没有、怕把猪养太肥而挑不出去的全省唯一“五无乡”,到如今建成省道S207南北段,一体推进5条进乡公路、10条进村公路改造升级,下党乡彻底告别“车岭车上天”,实现“天堑变通途”。
“三进下党”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开幕式现场。吴允杰 摄路通百通振兴提速,下党乡立足乡情实际,高标准打造全国党性教育学习基地,大力实施党员“三个带头”和“新农人”回村工程,组织和推动村民返乡发展产业、乡贤能人进村就业创业,吸引游客到村旅游康养等,不断聚拢乡村人气,增强乡村发展活力,提升乡村振兴质效。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彦表示,从依托主导产业、推出定制茶园、打造“下乡的味道”公共品牌,到凸显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下党的发展,正是得益于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
如今,下党乡已经成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福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2023年,该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952元,相比2018年翻一番;10个村集体平均收入达到46.8万元。
“‘三进下党’是激励广大干部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榜样力量,也是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的生动体现。”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教授兰思仁认为,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进下党”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从中不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赶考之路。
下党乡的美丽嬗变,正是宁德市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表示,近年来,宁德市大念“山海经”,走好“特色路”,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产业先行、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的探索实践。
走进“中国食用菌之都”宁德市古田县,一排排光伏菇棚有序排列,顶上发电、棚内种菇,实现了光能和土地集约化、立体化综合利用。
食用菌产业之于古田县,既是强县之基,又是富民之本。为提升食用菌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古田县自2021年起创造性实施菇棚“光伏+”项目,探索实践“县域工厂化+生态种植+绿色能源”融合发展路径,构建“光伏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2023年,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255亿元;“古田银耳”居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第二,获评2023年度大国好货“一县一品”特色产品,“世界银耳看古田”的品牌效应显现。
古田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力的背后,是宁德市实施“八个一”工程、加快“四个园”建设,构建起“一县一业”产业格局的生动写照。
宁德市推动每个特色产业落实一个规划、一本蓝皮书、一个展示馆、一批龙头企业、一个科研机构、一个数字平台、一套政策体系、一个产业基金,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支持农业小微园、电商园、物流园、食品加工园“四个园”建设,统筹实施8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2个)、3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8个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国家级9个)建设,加快推动农业载体标准化建设。
如今,宁德市的银耳、大黄鱼、白茶、海参等农产品,产量占全国比重分别达90%、80%、58%、30%,成为闽东产业振兴的金字招牌。得益于农业产业的先行带动,该市打造出5个百亿强县、24个十亿强镇、50个亿元强村,数量均居福建省前列;过去五年,全市2135个行政村平均收入增长2.7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7%。
同时,宁德市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全面打造沿滨海岸线、沿交通干线、重点景区周边等乡村旅游风景线,拓展金牌旅游村产品业态,加快“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背山面海,依山势而建的霞浦县三沙镇东壁村,是霞浦县著名的日落观赏地,成为海内外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打卡点。凭借独特地理优势,该村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已成为福建省内外知名的“网红村”。
为引导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三沙镇按照属地整合、龙头带动、行业协同工作思路,整合东壁、虞公亭、古桶三个连片村,成立东壁中心村“民宿行业联合党支部”,并以东壁村为中心,向花竹村等周边区域辐射发展产业,形成“大东壁”民宿集群。截至目前,全域建有民宿158家、1800余个床位,带动800余人就业,“旅游+”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从古田食用菌产业兴旺,到霞浦民宿引游人如织,在宁德市,“一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画卷正不断上演。
张彦表示,要做好“土特产”文章,立足乡村资源禀赋,打好特色牌、走好特色路,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做大做强做优福建的十大乡村特色产业,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