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后的16年:中国人的体育梦想正照进现实

发布时间:2024-12-16 04:11:16 来源: sp20241216

   中新网 北京8月8日电 (张斌)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李娜创造中国网球女单的奥运最好成绩,获得第四名。

  那一年的奥运会,5岁的郑钦文随父亲前去观战,从此被网球项目深深吸引,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李娜为偶像,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16年后的巴黎奥运会,她登上最高领奖台,夺得网球女单项目冠军,创造中国乃至亚洲运动员网球单项比赛的新纪录,实现了人生梦想的“闭环”。

  弹指一挥间。到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整整16年。如同在郑钦文身上发生的故事一样,这届奥运会饱含中华民族太多的情感,以至于到今天仍有回响、仍留感动,成为镌刻于许多国人心中的永恒记忆。

当地时间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比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0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获得金牌。图为郑钦文亲吻金牌。 中新社 记者富田摄

  “奥运宝宝”“鸟巢一代”成为独特记忆

  对杭州第十四中学的体育教师康川而言,2008年是他人生的里程碑——儿子康凯高歌诞生,成为中国当年1800万“奥运宝宝”的一份子。

  康川说,之所以取这个特别的名字,也是希望孩子在体育方面有所专长,“听着会霸气一些”。在2007年8月8日结婚时,上学、就业都与体育相关的他和妻子就希望,在奥运之年迎接“爱情的结晶”。

  当时,许多夫妻都有这样的想法,以至于中国一些地方2008年的人口出生率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让那年全国的妇产医院“应接不暇”。

  随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临近,大街小巷的氛围日益浓厚,与奥运会有关的话题,成为那个时期人们议论的主要内容。

资料图:民众庆祝北京申奥成功。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在申奥成功7年多的时间里,对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首次在北京握手,每一个人都充满期待。

  当时还在北京上学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程思遥有切身感受:她从报名的20多万人中选拔而出,成为7万名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的一员,参与主新闻中心的志愿服务工作。

2008年,程思遥在北京奥运会场馆前留影。受访者本人供图

  这令她至今都记得当年的口号: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曾把志愿者生动地比喻为“奥运会的面子”。那年,包括程思遥在内,全中国总共有170万名志愿者成为北京奥运会的“面子”。

  后来,人们将这一年看成是中国志愿服务的“元年”。奥运会志愿者们也被亲切地称为“鸟巢一代”。他们让世界看到了热情、自信、充满人文情怀的新一代中国青年。

  奥林匹克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交相辉映”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共同展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风采。

  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政要,超过3万名媒体记者,数十万来到北京的观众和游客,全球超过40亿电视观众,共同见证奥运会带来的快乐、光荣与梦想。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的旗手姚明携手“英雄少年”林浩步入国家体育场。 中新社 记者 杜洋 摄

  当看到开幕式上,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姚明牵着“汶川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进场的那一刻,四川成都的大学生邵青禾“破防”了。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万人丧生、数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邵青禾的母亲在地震中受伤,她和家人后来到福建的亲戚家避灾,受到来自左邻右舍陌生同胞的关心,这也让她的奥运记忆充满感动,“感觉整个国家都好团结。”

  那一年,奥林匹克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交相辉映。

  地震发生后,北京奥组委对奥运火炬的传递线路和时间进行了调整,将在四川境内传递的时间改为8月3日至5日。四川省862名火炬手中,增选29名抗震救灾英模。

  奥运火炬到达四川省广安市的前一天,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共同为灾区人民捐赠800万美元。

  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的主题口号,因此有了极具张力的写照。

资料图: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正式举行。“体操王子”李宁以钢线吊到高空,“空中漫步”绕场一周后,点燃“祥云”造型的主火炬。

  从回答“奥运三问”到全民健身之风盛行

  经历期待与感动,经历苦难和伤痛,经历团结和拼搏的中国运动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中爆发出空前的力量,历史上首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举办奥运会?”

  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正式比赛。

  1984年,在刘长春逝世的第二年,同样是在洛杉矶的奥运赛场上,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收获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

  2008年,伴随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奥运三问”终于在100年后得到圆满回答。

1984年,许海峰夺得中国人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这之后的16年又是一番斗转星移变化,整个中国都在北京奥运会带来的鼓舞中飞速向前——我们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愈加坚信、愈加自信。

  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际,经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站在世界舞台的重要位置,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6年后,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走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

  体育运动的水平发展,成为综合国力跃升的缩影。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1984年重返奥运大家庭的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40年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奖牌的项目覆盖面更广、发展更均衡,奥运成绩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从体育大国到金牌大国,中国正在往体育强国不懈迈进。与此同时,许多中国人的奥运情怀同样有微妙变化,除了摆脱成王败寇“唯金牌论”,视野也更加开阔多元。

  奥运会,已经不再仅仅是寄托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一场盛事,还实实在在驱动越来越多人关注各类体育项目,参与到全民健身的队伍中,感受体育运动赋予人生的精神力量。

  16年过去,曾经的“奥运宝宝”康凯高歌已经成为一名网球少年。七岁时,受西班牙球王纳达尔影响,他给自己取了小名“纳豆”,走上网球的专业化道路。

  今年以来,在多场2024年 ITF(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中,这位少年屡屡夺冠。看过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张之臻、王欣瑜等中国网球运动员打破历史的表现后,康凯高歌十分激动。

  “我也要像他们一样。”他说。(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