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2:51:32 来源: sp20241127
阅读提示
正值毕业求职季,很多“工二代”不再执着于办公室岗位而是愿意选择父辈的职业、选择成为蓝领。专家建议,需要增强人们职业不分高低的理念,同时应为蓝领提供更多人才认定机会与职业晋升渠道,让大学毕业生看到成为技术型蓝领工人的光明前景。
“我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找工作不一定要坐办公室。”正值毕业生求职季,天津某高校的大四学生赛飞说,会考虑跟着做装修的父母干活。
当前年轻人找工作更看重什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4名应届求职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近9成受访应届生认为找工作“里子”比“面子”更重要。以往,体面、稳定、铁饭碗等“有面子”的岗位颇受欢迎,如今,很多年轻人在择业时更关注薪资待遇、个人喜好、发展前景等各种“里子”,蓝领岗位逐渐成为更多毕业生的选择。为何年轻人的择业观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什么样的工作更值得被关注?
要“面子”还是要“里子”?
“我实习时当过造价员,工资150元一天,转正后的全职月薪也才六七千元。”赛飞在找工作时发现,与专业对口的办公室岗位在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竞争难度等方面,“跟预期的差距很大,很多岗位刚开始工资不高,还要求跟着项目走,工作地点经常换,不少同专业师兄转行了。”
与此相对,“工二代”赛飞认为父母的装修工作“不体面但很赚钱”,如果能结合互联网创建一支年轻团队,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据他介绍,父亲年轻时跟着老师傅学做泥瓦工,结婚后出来单干,母亲则学了相对轻松的瓷砖美缝,“旺季时,父母一个月能干20多天,两人配合着,一天平均收入1000多元,一个月能赚两三万元。”
然而,对于儿子的这个想法,赛飞父母严词拒绝,“我们没啥学问才干装修,又苦又累,你不找个稳定的坐办公室的活儿,书白读了?”
和赛飞父母一样,在北京市通州区某镇当临时油漆工的闫师傅,同样表达了对孩子大学毕业后当蓝领的不支持,“女儿学的是会计专业,总不能来工地打灰、刷油漆,当个老师或者公务员很稳定,说出去也好听。”
为何一些家长反对孩子成为蓝领?对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杨阳表示,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长对子女未来职业发展和经济状况的担忧,“当前,白领在社会地位、收入稳定性等方面占据一定优势。”
“文化观念、社会认知以及职业属性的不同,导致很多群体对蓝领、白领有着不同的认知,进而影响择业。”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告诉记者,蓝领和白领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差异,实际上二者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
收入增长背后是“劳动力错配”
“我毕业后当过销售,学过包装盒设计,也当过私企秘书,最后还是当了水电工。”今年27岁的小凯,2018年毕业于河南省郑州市某高等职业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刚开始他也想找个轻松体面的工作,但不善言辞的性格导致他在一些岗位上“干得不痛快”。最终,小凯选择学习父亲的老本行,在考取电工证后开始承接水电装修项目。
“有活儿时,平均一天干10个小时,收入300~500元。”成为水电工后,小凯逐渐放下了对职业自卑的心理包袱,“当水电工并不比坐办公室的挣得少,也是门技术,能让人自食其力。”
在很多受访的年轻人看来,薪资待遇是蓝领工作“里子”的体现之一。此外,对晋升空间、职业安全感以及不可替代性的追求,也是一些大学毕业生选择当蓝领的理由。
“我也算是一位刷腻子的蓝领。”桐妤是深圳一所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2022届毕业生,在某互联网大厂视觉设计岗位工作1年多后,转行当壁画师做墙绘。她认为,新的工作时间更加自由灵活,让她逐渐收获了自洽感,收入也有一定提升,“复杂点的工笔国画墙绘,1平方米报价300元。有一次花5天完成一单,赚了8000元。”
根据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中国7.47亿就业人口中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人,占比超53%。此外,蓝领平均月薪逐年递增,由2012年的2684元增长至2023年的6043元,与白领收入差距逐渐缩小。
为何一边是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心仪的办公室岗位,一边是高薪的蓝领岗位很难招到人?对此,郑淋议表示,蓝领工资不断上涨背后,反映了就业资源与产业资源的不匹配,本质上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偏差,进而造成“劳动力错配”。
为蓝领建立多元发展路径
“在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蓝领与白领之间的差异正在消弭。”郑淋议认为,年轻人在求职时要有长远的心态和持续学习的能力,“真正的铁饭碗并非白领或者蓝领的工作岗位,而是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杨阳建议,大学毕业生应当首先重视工作的“里子”,可以从个人兴趣、个人能力、职业发展前景、薪资与工作环境以及社会责任义务等五个维度综合考虑,提早实习,广泛尝试,选择与自身匹配度较高的岗位。
“希望父母能对我的选择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对于未来的工作,赛飞提出了自己的期待。受访专家均在采访中建议,学生家长要调整传统的职业规划思路,注重孩子个人发展和幸福感,尊重并引导子女作出理性选择。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工会在全国总工会的指导下,全面部署了蓝领的就业与发展工作,在产教融合、激励机制、产业改革等方面,让蓝领劳动者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需要增强人们职业不分高低的理念。”郑淋议说,同时应当为蓝领提供更多人才认定机会与职业晋升渠道。
杨阳建议,社会各方应形成合力,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转变公众观念,提升蓝领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建立多元发展路径,健全福利保障制度,让大学毕业生看到成为技术型蓝领工人的前景,对未来充满希望。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