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9 23:20:37 来源: sp20241229
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小海陀山脚下的“梦起源”滑冰馆,到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青年组)的赛场,来自北京延庆的18岁小伙何一鸣逐梦冰雪,他希望下一站是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作为一名非专业选手,何一鸣最终获得“十四冬”短道速滑(青年组)男子1000米第六名。“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别的运动会,想和高手们过过招。”他坚信一步一个脚印,终能登上更大的舞台。
从小热爱滑冰的何一鸣上初中时入选北京市延庆区短道速滑队,展现出了天赋和韧劲。进入高中后,学业压力增大,但他依然坚持利用休息日到冰场训练;即便是在家,他也在腿上绑沙袋,练习蹲起,增加腿部力量,提升起跑爆发力。
“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是我练得最累的一段日子,这样才能弥补备考期间落下的训练进度。”目前就读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何一鸣说,“累是真的累,但无比充实而有意义,让我如愿参加全国冬运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每当提起何一鸣,“梦起源”滑冰馆主教练俞勇俊都赞不绝口,“他给很多青少年运动员树立了榜样。北京冬奥会激发了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相信随着孩子们的成长,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将脱颖而出,圆梦冰雪。”
1月18日,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七中学的学生们在校园里滑冰。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以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为契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梦想照进现实,青少年成为持续巩固和扩大这一成果的“生力军”,在“十四冬”赛场内外、中国大江南北彰显活力。
王洋是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冰雪运动与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他去年报名“十四冬”志愿者并参加培训。今年春节,他没有回家,而是和同学们一起过年,迎接“十四冬”。“我的岗位是在短道速滑馆,非常激动可以在现场近距离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冰雪梦’。”
在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的“十四冬”冰壶场地,趁着运动员局间休息,志愿者肖慧鹏手持专业工具赶上前去,将冰面清理干净。就读于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系、主攻冰雪方向的他,把这段志愿经历当作一堂生动的专业课。
“冰壶比赛对冰面的要求极高,相较于其他志愿服务,扫冰、擦冰、铲冰的工作专业性更强,好在自己一直和冰雪打交道,还算得心应手。”肖慧鹏说,“当初选择冰雪方向,出于巧合,更出于热爱。以后想成为一名滑雪专业教师或教练,为中国冰雪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20日,福建队选手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冰壶项目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呼伦贝尔学院体育学院在2021年增设冰雪运动专业,旨在培养能系统掌握冰雪运动技术教学训练、运动防护、竞赛组织、科学管理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冰雪运动人才。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全国开设冰雪专业或冰雪课程的院校数量逐步增加,培养体系日益完善。
“中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冰雪运动在中小学和高校的普及是一项长期工作。”“十四冬”冰壶项目主制冰师谭伟东说,“现在很多中小学在教学体验活动中引进了不受场地限制、易于学习和掌握的旱地冰壶,‘初级版本’的冰雪器材是帮助孩子们打开‘兴趣之门’的钥匙。”
这个冬天,来自广东的20余名青少年在北京延庆开启冬奥研学之旅,在“最美冬奥城”乐享冰雪运动;重庆持续推进滑冰场、滑雪场和轮滑冰球场建设,中国杯花滑大奖赛第三次落地重庆,再度掀起大众参与冰雪运动热潮;室内滑雪场在上海、贵州、云南等地广受欢迎……
眼下,“十四冬”赛事如火如荼,而成功申办“十五冬”的辽宁也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冰雪活动。校园内奋力滑行的越野轮滑少年、挥杆劲射的冰球小将、正穿戴器具的滑雪“新兵”……高山滑雪、越野轮滑、滑冰等多个教学体验活动和陆地冰球展演赛让学生们对冰雪运动有了新认识。
辽宁省体育局青少处处长李骏表示,辽宁近年来持续巩固拓展学校、体校和社会体育俱乐部这三大青少年体育阵地,着力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希望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多学习,尽情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激情与快乐。(记者李春宇、刘艺淳、李典)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