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5 07:13:27 来源: sp20241225
在实体经济大规模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金融系统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更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绿色金融服务需求
浙江湖州打造“绿贷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广东广州推出碳账户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绿色碳链通”融资模式,贵州贵阳和贵安新区打造全国首个绿色金融法庭,江西、新疆克拉玛依探索开展绿色票据再贴现业务……从蓝图和理念到实践与行动,全国10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带头作用,为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当地和全国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形成一系列有益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以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绿色金融市场,为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到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6.4个百分点;境内绿色债券市场余额1.98万亿元,同比增长31.8%,位居全球前列。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绿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金融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持续不断的金融改革创新,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高效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长久动力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大规模的绿色投资,这为金融机构拓展绿色金融业务、实现快速成长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实体经济大规模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过程中,金融系统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更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巨大绿色金融服务需求。
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存在固定的发展模式,也很难做到一款产品包打天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我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经验证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只有与地方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才能真正发挥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更大作用。下一步,要鼓励更多有条件、有意愿的地区立足区域实际,继续探索多样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支持有特色、有基础的原试验区升级,鼓励发展转型金融,持续为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全局发展贡献力量。金融机构也要加快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用心打造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绿色金融产品,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量身定制个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的创新服务。
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要坚持精准施策。绿色金融贵在精准,也难在精准。与传统金融服务更多考虑经济效益不同,绿色金融项目要更多考量生态效益,这对金融机构无疑是一个挑战。绿色金融的重要作用,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让更多投资和信贷资金进一步向绿色发展倾斜。现实中,能够有效识别真正的绿色项目并非易事,需要科学完整的政策体系作为支撑。货币政策要更好发挥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碳核算和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优化绿色金融评价方法,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真正具有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领域。
以“绿”为媒,点“绿”成金。绿色金融发展生机勃勃、前景广阔,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广大金融机构要保持耐心、倾注热情,脚踏实地、精耕细作,不断以改革创新拓展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空间,努力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共生共荣,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6日 1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